找到相关内容1252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儒道佛的言语观

    便是住于相,执相则不能“无所住而生其心”;“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看破言语文字才能不迷于相,获得解脱。四、言语文字但行有相境界,是认识的结果,出入表示之门,而实相...

    王向峰教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3857071.html
  • 觉海之路

    欲明心:看破烦恼、断除烦恼,对事业、钱财和名利等欲望都能随缘放下,顺其自然,不执着、不贪恋、无挂碍,明了自己这颗本来清静明朗无染污的真心;  6、证悟真常见性:追随善知识,闻、思、修慧,明心见性,证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0857470.html
  • 绪论:社会剧变与佛教转型

    以道治身」之言,集中表达了中国社会对三家文化功能的界定。这使中国佛教具有浓重的出世色彩,这种出世精神由高僧的行径作楷模、示范,在中国人包括多数佛教徒看来,学佛,即是「看破红尘」、「遁入空门」。这虽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5357522.html
  • 论《红楼梦》中禅宗思想对“情”、“空”的超越

    空”观。“真如”,即真实而如常不变,昭示着这是块佛国净土。其两旁的对联中的“真胜假”、“有非无”,阐述佛门“色即是空”之理。而配殿上的匾额镌着的“引觉情痴”,更是要人看破世间情缘的虚幻。续书中,贾宝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3057900.html
  • 论韩愈与僧侣的交往

    这样认为,韩愈的“加冠巾”政策是脱离当时的 社会现实的,是与当时的社会潮流格格不入的。在那个时代,出家为僧的,往往是以下几种 人:一是苦无生计的庶民或穷书生;一是看破红尘寻找填补心灵空白的极乐世界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42658138.html
  • 真心与自由之境--为楚山绍琦禅师诞辰600周年而作

    的意思是要行者体认佛即是心,参究此一念佛心从何处起,又要看破这个念佛的人毕竟是谁,经过长期的念佛参究使得修习者进入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的紧张状态,当他突破和超越这个紧要关头时,就能豁然开悟。这里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60758251.html
  • 《心经》的五重玄义

    用身口意三密与佛、菩萨相应而转换这个心。都是由染转净,由妄转真,直到心地真空净了,自然证到无相的实相,而得大自在、大受用。我们用功要明白这个道理,把世事看透、看破,一切都不可得。放下一切,而证初心悟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63858288.html
  • 以一身来担人间苦——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二

    血和肉来”(《坟·论睁了眼看》),因此,写一般人因为人生失意而看破红尘,皈依佛门不一样,鲁迅虽不信佛,但他对人生苦的理解却更接近佛教真义。终其一生,他都是执着现世,奋斗不已的。创作于1924——...

    哈迎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95758486.html
  • 鲁迅、尼采与佛教——鲁迅与佛教文化关系论之一

    以后,他之所以能在沉默中爆发,发出“救救孩子”的启蒙呐喊,而不是看破红尘,走向寂寞消沉的遁世之路,与章太炎的启发是分不开的。章太炎曾明确地指出:“释教非不厌世,然其所谓厌世者,乃厌此器世间,而非厌此...

    哈迎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95858487.html
  • 圆觉宗修行问答集(一)

    “不要”,还多了一个念头,“不要”的念头还丢不掉。  问:如何才能把死亡看破?  答:最少要证到中观,差不多要证到法、报身。自己多少要有点觉空,才能有点体会。我们对世间一切东西要慢慢看淡,那时对此问题...

    梁乃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20358633.html